你过的不好,很可能是因为一直活在想象里。
很多人问我:到底是改变重要,还是接纳重要?绝大多数人认为,心理学的价值就在于——我一有问题,你就给我答案,我用这个答案改变自己,人生就会变好。
但后来我明白,这个“改变逻辑”其实来自“全能自恋”。
为什么这么多人痛苦?为什么有些事明明简单,做起来却那么难?因为我们常常活在自恋性的想象中:事情必须按我的设想发展,我也必须符合想象中的“完美自己”。
一旦现实不符合想象,很多人马上就会想:“我很笨,这事我做不好。”自我怀疑很快演变成自我攻击,而自我攻击带来痛苦。渐渐地,你开始害怕做事、害怕学习、害怕工作
,甚至害怕和人交往。
但如果你带着“接纳”的心态,一切就不同了。
接纳,首先意味着放下幻想,看见外部世界的真实,也看见自己的真实。你会慢慢发现世界的合理性,也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合理性——哪怕有时候这合理性并不容易看见,因为
我们太习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。
很多人内心有两个执念:“外部世界要如我所愿”,以及“我也要如我所愿”。后者指的是——做事的自己,必须符合全能自恋头脑中那个“理想的自己”。当我们活在这种状
态里,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合理,一切必须按我的想法来——这才是问题的根源。
接纳的逻辑是:很多事情你根本控制不了,而且你也不需要控制。你会发现,事情本身就有意思,世界原本的样子就很有趣。接纳,就是尊重事物本来的样子。当你去做一件事
,首先要与它建立真实的关系。
无论我做心理咨询,还是小时候学习,都有一个重要假设:我不知道事情是怎么了,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了。但同时我有一种信心——只要我愿意花时间,慢慢去了解这件
事、这个人,答案自然会浮现。我相信,只要跟随自己的感觉,慢慢感知、慢慢理解,答案会自己走出来。
具体解决方法:
1. 觉察想象与现实的距离
每当陷入“事情应该怎样”的想象时,停下来问自己:这是真实的,还是我期待的?
2. 练习“暂停自我评判”
当想说自己“笨”或“做不好”时,有意识地停下来,换成:“我正在学习,不熟练是正常的。”
3. 从小事开始建立真实连接
选一件日常小事(比如泡茶、走路),专注感受它的真实样子,不评判,只观察。
4. 用“了解”代替“控制”
遇到难题时,不说“我必须解决”,而是“我想了解一下这是怎么回事”。
5. 每天记录三件“真实的小事”
写下三件不符合你的想象、但却自有其道理的事情,培养看见“现实合理性”的习惯。
走出想象,看见真实——这不是一次顿悟,而是一场持续的练习。当你不再要求世界如你所愿,你才开始真正拥有世界。
武汉田子君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027-87222563 (15927001581)
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中南国际城B1座1308室